凌源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厦门局积极推进出口蔬菜种植合作社模式 [复制链接]

1#

厦门局积极推进出口蔬菜种植“合作社”模式_水果蔬菜专题_产业经济


每年国庆前后,是胡萝卜的播种季节。现在离秋播还有一段时间,但这阵子,刘忠臣隔三差五会到镇上问“种子是否到货?”。刘忠臣是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下许村的农民,下许村是新店胡萝卜产量最大的行*村。这几年来,不只新店,在翔安的内厝、新圩、马巷、大嶝等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胡萝卜,自发形成了一个个“胡萝卜村”。


刘忠臣为何对下半年的胡萝卜备种如此上心?原来,刚过去的上半年翔安胡萝卜收成好出口价格好,平均每亩销售价12000元以上,农户人均年增收7000元。农户信心倍增,纷纷扩大再生产。包括扩大择优播种面、加大绿色农药投入,提前备种。厦门检验检疫局的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出口胡萝卜总量达143批、4341吨、277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50%、328%和331%。


胡萝卜是厦门农民出口增收的重要品种,为了把拳头品种打造成安全卫生的质量品牌,2009年以来,厦门检验检疫局和厦门农业部门联合推动胡萝卜基地村走新型“合作社”模式的区域化质量安全管理之路,其核心是“原料布局合理化+种植耕作规模化+药残防控专业化+生产加工标准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全食品从源头抓起,全过程确保农产品(9.88,0.00,0.00%)质量安全。


原料布局合理化。选择以翔安区新店镇胡萝卜主产区的19个行*村自愿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作为26家出口加工企业、126个原料供应商的主要原料来源,纳入备案管理。倡导大型龙头企业在周边村镇自建“一对一”的备案基地,与示范区互补。覆盖了27个村3904户的3.2万亩胡萝卜种植基地。上述26家企业自发组建行业协会——翔安区蔬菜协会,向检验检疫局报备并向会员企业公布各村质量档案。


种植耕作规模化。以各基地村委会为源头质量主体、以产地证核销为核心的规模化种植。村委会统一出具原产地证,督促村民按标准耕作,重罚违禁、违规用药行为。协会严查产地证有效性,要求会员企业不得收购非基地原料。检验检疫局凭产地证实施产量核销、受理报检,并建立红黑名单动态管理。协会还向基地村派出500余名植保员,经农业局、检验检疫局考核发证、动态管理,每2名植保员为1组,统一指导相应区域种植、用药和田间管理。


药残防控专业化。检验检疫部门负责指导协会制订统一的基地质量安全监管规则,实施用药督察,免费提供农残实时监控信息。牵头与农业局、协会、农户代表和专业植保公司等五方共建药残防治专家组,举办了20余期培训班,宣传安全用药知识、开展用药风险评估、严把用药审核关,实施农残全程监控。


加工质量安全优化。厦门对农民种植的胡萝卜实行统一收购管理,全部销往质量检验水平较高的龙头企业,在出口关上把紧安全质量。看到,在出口加工生产企业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实施卫生注册登记制度,开展ISO9000和GAP认证,完善溯源体系。对同一“产地证明”的胡萝卜实行挂牌标示,直至其成品加贴上符合出口要求的相关要素。首批6家企业获得GAP国家一级认证。


目前该模式已在厦门市翔安区实施并取得积极效应。今年以来翔安出口企业凭借27个基地村出具的2000多份产地证,共报检出口1.3万吨保鲜胡萝卜。农残控制住了,农残阳性率同比下降77%,合格率100%。采购商放心了,在采购示范村产品时每亩多让利600元。市场扩大了,由原来10个国家拓展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农业生产有高风险,农民分散生产难以短期解决,市场对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有关部门和地方一起统筹安排,引导农民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安全生产之路。胡萝卜基地村走新型“合作社”模式的区域化质量安全管理之路,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全食品从源头抓起,全过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良好的反应表明这一模式值得借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