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震惊中国辽西古代神秘民族
TUhjnbcbe - 2023/8/17 22:21:00

孤竹,又称“觚竹”、“竹氏”,是商在辽西的一个大的方国。《孟子》曰:“孤竹之君居北海”,“北海”即今之渤海。《汉书·地理志》辽西郡令支县条注曰:“有孤竹城。”应劭曰:“故伯夷国,今有孤竹城。”从考古上看,年在喀左北洞村出土二号罍上有铭文“父丁,孤竹,亚微”,这是商代孤竹国在辽西地区的重要物证。在今朝阳县南、葫芦岛市连山区北交界处有“孤竹营子”这一地名,这一地名是孤竹古国在辽西地区的铁证。文献与考古互证,可知孤竹人曾经活动的疆域范围大体在今河北省东北部和辽宁省西南部。

古燕族,东北夷之一,很早就居住于辽西地区。燕和商有着同族关系,在喀左马厂沟发现了西周早期铜器窖藏,有“匽(燕)侯盂”铭文。在朝阳魏营子发掘的九座西周时期的土坑木椁墓,从其结构和出土器物的特征看,均与商文化具有密切联系,属于殷人的支系古燕族文化。《左传·昭公九年》云:“及武王克商肃慎、燕、亳,吾北土也。”肃慎在商时居于辽西一带,肃慎、燕、亳并提,可见相距不远。通过考古与文献互证,可知商时古燕族与其他部族杂居于辽西,至迟在商末,已经活动在大凌河流域。西周初年,封召公奭于燕,赐姬姓,但实际上燕国的主体民众却是古燕族人。

山戎在唐虞之时已经出现,《史记·匈奴列传》载:“唐虞以上有山戎  居于北蛮”。关于山戎所处的地域方位多有争论,文献中亦有大量记载。《史记·匈奴列传》谓:“燕北有东胡、山戎”,同书又载“是后六十有五年,而山戎越燕而伐齐”,《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十一年记齐桓公“越千里之险,北伐山戎,为燕辟地”。根据文献记载,可知山戎是在燕山以北。近年来发现的山戎文化遗存有河北滦平县梨树沟门墓群、河北滦平县虎什哈炮台山山戎部落墓地、河北隆化县两处山戎墓群,年考古工作者在辽宁凌源五道河子又发现山戎文化墓地。从墓群分布地域可以推断,山戎在春秋时期其活动范围达到滦河流域、燕山以北的辽西地区,北边当以努鲁尔虎山及老哈河上游与东胡为邻。后由于齐桓公的打击而瓦解,融入其他民族之中,战国时期山戎不见于史载。

东胡之名最早见于《逸周书》,其《王会篇》曰:“东胡*罴”。关于东胡的地望,史籍记载:“燕北有东胡、山戎”“东胡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可知春秋时东胡与山戎相邻,同处燕国的北侧。战国时期,东胡呈现由东向西的迁徙趋势,但其主要活动区域还在辽西地区。辽西地区已经发现如朝阳十二台营子喀左南洞沟凌源三官甸子16等多处属于东胡的曲刃青铜短剑墓。在靠近燕国东北部的建昌县东大杖子发现有大型蟠螭纹铜壶和金柄曲刃青铜短剑高规格墓群,可能说明这类辽宁曲刃青铜短剑文化已经在辽西地区建立*治中心。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大体上可以测定当时东胡人活动的范围约在今内蒙古东部老哈河上游东南至辽宁大小凌河流域,即包括今赤峰市(旧昭乌达盟)、朝阳市、锦州市及其周围的大片地方”。

俞人,即渝人,其名见于《逸周书》,其《王会解》曰:“俞人,虽马”。俞人参加周初的“成周之会”,并进献地方特产“虽马”给周王。“虽”本作“嶲”,孔晁注“嶲如马,一角,不角者曰骐。”在朝阳袁台子甲类M、M墓中出土有独角马形铜牌饰4件,卧身回首,头顶一长角,首尾相接,背面有桥状鼻,为独角马造型。与《逸周书》记载的“虽马”相似,可推测进贡“虽马”的俞人应分布在渝水流域即今牤牛河及大凌河下游地区。俞人仅见于周代,其后可能融入其他民族之中。

屠何,又作徒何、徒河,是西周春秋时期居住在今辽西锦州地区的一个夷族部落。《管子小匡篇》记载齐桓公“禽狄王,败胡貉,破屠何,而骑寇始服”,屠河因此退居辽宁锦州、葫芦岛一带,不再以独立部落出现于历史舞台。汉代辽西郡下设有徒河县,其县名当得自古代的屠何部族,徒河县旧址就在今锦州市附近,可见古屠何部应居住在今小凌河流域。

肃慎,又名息慎、稷慎,其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  有肃慎氏之国。”关于肃慎地望有多种说法。周王自称:“武王克商  肃慎、燕、亳,吾北土也。”肃慎和燕、亳并提,可知相隔不远,应在燕山以北辽西一带。考古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包含肃慎族遗存,且和吉长地区发现的西团山文化一样都有猪的饲养,并用猪肩胛骨制成卜骨,可知肃慎曾在今牤牛河及大凌河流域居住。大约在西周中晚期,由于燕国势力的扩大,肃慎族向东北腹地迁移。此后肃慎又进一步北迁,最后到达黑龙江中下游地区。

1
查看完整版本: 震惊中国辽西古代神秘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