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0/4 17:25:00
头小,颈长,尾长,前部尾椎有明显的肋横突……这是潜龙目前能够展示给人类的最直观印象。在正式改名为“潜龙”之前,这种生存于距今1.2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早白垩纪生物,被称为凌源中国水生蜥。在目前发现的化石中,潜龙细长的骨骼清晰地展示出来,关于这种史前生物的一切秘密,如今都只能通过那些穿过历史尘埃的化石,被古生物学家们慢慢挖掘。年2月14日,中外科学家扫开上亿年的灰尘,公布了从化石中找出的新发现——他们在辽宁省凌源市的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罕见的、带有皮肤软组织的潜龙化石。“与颈部和躯干处不同,潜龙标本尾部的皮肤区域明显宽出许多,表明凌源潜龙的尾巴可能很‘高/深’,就像鱼尾巴似的。结合它们笨重僵硬的躯干和有蹼的脚,我们推断凌源潜龙可能主要是利用它的‘深尾’在水中推动自己前进。”标本主要研究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王妙言认为,当潜龙游泳的时候,蹼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潜龙曾经大量生活在我国早白垩世辽宁省西部地区的淡水中,是一种水生爬行动物,在系统分类上隶属于离龙类。尽管名字里有个“龙”字,准确地说,潜龙却并非恐龙的近亲,而是一种水生-半水生的双孔类爬行动物。事实上,整个离龙家族,在分类学上一直颇具争议。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境内就陆续发现了大量的离龙类化石。最早的潜龙化石记录,来自辽宁省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下白垩统义县组,那里是一套火山喷发沉积岩系,产出了大量的热河生物群化石。尽管之前潜龙的化石发现得不少,但到目前为止,记录有皮肤细节的只有两例,而这两件标本,都只保存了躯干和尾部的部分表皮,没能提供更多的细节。自年开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课题组,应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对其馆藏的潜龙标本进行了联合研究。据王妙言介绍,这次研究的潜龙化石,长度近1.1米,拥有19节颈椎、16节背椎、3节荐椎和至少56节尾椎,可归入凌源潜龙。在成为化石的过程中,这件标本中的骨骼被“严重压扁”,然而令研究者感到惊喜的是,标本的皮肤软组织,以碳质薄膜(或压膜)的形式,被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块深色的皮肤碳质膜,分布在标本头部、颈部、肩部、左前肢、双后肢、躯干和尾巴各处。在这些区域,还零星保存有三维矿化的表皮。之前的潜龙研究化石记录提到,潜龙躯干侧面,分布有多边形鳞片和较大的圆形嵴状鳞,尾部的四边形鳞片以及趾间的蹼。而这一次研究的标本,不仅支持了之前的研究结果,还为这类特化的水生爬行动物的外貌“提供了更多信息”。这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博士生王妙言、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苏珊·E·埃文斯(SusanE.Evans)共同完成,论文发表于国际古生物期刊《白垩纪研究》。据研究者介绍,新标本所在的两块岩板分离得并不彻底,而是像被打开的夹心饼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块岩板上的骨骼和皮肤软组织都有部分缺失。其中B板状态最好,主要暴露了凌源潜龙个体的腹面表皮,显示了近乎整个身体的鳞片类型的多样性。这次研究还证实,潜龙拥有被称为“莲座”的鳞片模式。中间的一个较大的特征型鳞片和外侧一圈围绕着的较小的鳞片,组成仿佛莲花一般的图案,这种模式的鳞片,通常出现在蜥脚类恐龙等爬行动物中。而在属于中国离龙类的满洲鳄当中,同样能看到这种有着规律间隔的莲座图案。研究者推测,这或许是一种共同的衍生特征。要验证这个推测的话,还需要通过对保存有皮肤遗迹的其他同时期的中国离龙类标本的恢复来进行。“将来会继续针对这件保存异常精美的潜龙化石的皮肤软体印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中国辽西地区所蕴含的有关潜龙化石的巨大潜力,也有待进一步探索。”钮科程说。揭开这块1.25亿年那么厚的历史面纱,科学家们帮助人类增加了对古水生爬行动物皮肤模式的了解。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渺来源:中国青年报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