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辽沈晚报朝阳时刻」
来源:朝阳发布
54岁的陶青文是凌源市宋杖子镇的大棚种植户,至今年6月,这一季的大棚黄瓜为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让老陶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美好的期待。“农业智能化,干活轻松不累,收入还翻倍。”陶青文高兴地说。
凌源市是传统农业大市。新中国成立初期,凌源农业基础设施差,人多地少,深受自然灾害、生产条件、经营方式等因素限制,农民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此时,陶青文的父辈们在土地上辛勤劳作,努力摆脱贫穷,但基本属于“靠天吃饭”。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凌源市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有力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凌源市逐步建立健全了农技推广体系,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凌源市农业产业格局由单一的大田粮食生产为主导逐步向粮、花、果等多产业齐头并进转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为克服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等不利自然条件,摆脱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凌源市借鉴大连瓦房店市琴弦式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生产成功经验,通过政府引导、出台政策、加大投入等措施,大力推广以黄瓜生产为主的日光温室建设,积极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劈山建棚、河滩客土建棚、偏僻村庄搬迁建棚,沿路沿河、进沟进坡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业,从而推动了北方旱作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产业革命。
这一时期,年轻的农民陶青文有了自己的大棚,经过技术培训,成为大棚黄瓜种植户。陶青文回忆说,由于此前没有大棚种植经历,属于“摸石头过河”,育种、打帘、放风、控温……大部分操作都需人工亲力亲为,随着收入的逐步提高,陶青文累并快乐着。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凌源农业发生了翻天巨变,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由劳动密集型发展向科技助力型转换的历程,形成了以“菜、花、畜、果”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新格局。截至目前,凌源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25万亩,其中蔬菜面积21.9万亩,年产黄瓜、青椒、尖椒等各类反季节优质蔬菜86万吨,产值40亿元。
设施农业成为活跃凌源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陶青文与凌源市设施农业的发展一同成长。20多年的时间,智能型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温湿度自动控制技术、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蔬菜营养土栽培技术等现代农业新技术应用到陶青文的大棚管理中,也让陶青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他和老伴一起轻松管理着两座90米的蔬菜大棚。他告诉记者,新技术的应用,靠知识种地,省出了人工,让他们逐步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数字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建设数字乡村。年中央又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为数字乡村、数字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要发展数字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市在推进数字农业乡村和数字农业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凌源市依托良好的生态自然优势和雄厚的农业基础,成为省内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城市、朝阳首家省数字农业试点县,在数字乡村、数字农业建设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
今年3月,凌源市举办了数字农业研讨会,业内一流的专家、教授、学者,围绕凌源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帮助凌源把特色产业与数字化完美结合,做大做强现代农业。陶青文的蔬菜大棚作为示范棚,迎来了专家、学者的参观。“去年10月上旬定植,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采收结束后,亩产值可达7万元以上。”仅一季的黄瓜就能带来可观的收入,陶青文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底气十足地侃侃而谈,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更美好的期待:科技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新型农民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