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独具特色的北方地区秧歌
TUhjnbcbe - 2022/10/14 15:59:00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凌源高跷,一种具有独特的辽西特色的表演艺术,有极强的生命力、感染力。

据地方志记载,本市清朝初年,就有古朴的民间舞蹈“地蹦子”,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左手拿手绢,右手执彩扇,丑角握霸王鞭,边走边舞边唱,别有一番情趣。年春节,河北省迁安来了一支高跷秧歌队在刀尔登南营子做了精彩表演,使人们大开眼界。当地官员张献忠立即组织几个人拜师学艺,从此,凌源人才变“地蹦子”为“高跷”。跷棍的高度一般在0.6—1米之间;多以杨木、椴木制作,跷脚为圆柱形,上粗下细,底部有抓地铁箍,起加固和防滑作用。刚刚兴起高跷时,只局限于扮成某出戏剧中的人物,但不表演该剧目的情节,随着文武场的节奏,和其他队员一样表演,这样的高跷秧歌队称为“扮出子”高跷秧歌,像《西游记》、《白蛇传》……《傻柱子接媳妇》等群众所熟悉的剧目。另一种形式是以扮演“渔樵耕读”为主的高跷秧歌队,伴奏乐器没有唢呐,主要以挎鼓、颠锣为主,当地叫“上打家什”。最让人喜欢的是以舞姿表演、演哑剧、即兴演出为主的叫“下出子”高跷秧歌,像《摸鱼》、《开茶馆》、《顶灯》、《捕蝴蝶》等,充分展示出高跷人高超娴熟的技艺,将丑角人物的喜怒哀乐表演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探索与创新,凌源高跷在保留传统高跷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汲取其它民间表演艺术精华,集歌唱、舞蹈、戏曲、杂技、音乐五门艺术表现形式之长,运用完美的手势、步伐等肢体语言,表现爱情、劳动、生活、神话故事等题材,从而体现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向往美好、贬恶扬善的思想感情,尤其借用木跷表演的“捕蝴蝶”、“摸鱼”等绝活,颇具古代“百戏杂耍”的遗风。塑造出凌源高跷特有的艺术形象,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年,国家和省市文化部门曾对凌源刀尔登高跷进行专门考察并录像。

几度风雨

清咸丰、同治年间,凌源民间舞蹈活动很兴盛。著名的有山东会馆的抬格;山西会馆的单刀会;直隶会馆的纺车秋千;浙江会馆的挎鼓及小商行联办的钟幡、背格、逍遥棚、旱船、霸王鞭、狮子舞等。这些民间舞蹈多在春节和庙会期间表演,为八行商家所办,岁需数千金,靡丽繁华,极尽一时之盛。清举人李沐霖曾写诗赞曰:端阳节过会期临,士女从春盼到今。酒肆茶坊人语乐,清平世界好光阴。

民国11年后,民间舞蹈出现地秧歌,马杈、灯会、武会等形式。直奉战争爆发后,凌源的民间舞蹈活动渐渐冷落。

解放后,一些散失多年的舞蹈形式重新出现。主要有龙灯、旱船、狮子舞、高跷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除了八个“样板戏”,各种文体活动一律被取缔,只有大秧歌借工农兵喜闻乐见和宣传某些理论双重保护还算红火,只不过服装作了一些变动,少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增添了工农商学兵劳动人民形象而已。粉碎“四人帮”后,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导下,具有民族传统风格形式重现生机。表演形式多种,扭法上保持了传统秧歌的原汁原味,讲究扔、跨、蹲、别、拧五字硬功;表演上以“美、俏、哏、逗”为突出特点,通过“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创造出喜庆的氛围和火爆热烈的场面。每逢春节,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活动遍布城乡。其中刀尔登高跷、三道河子旱船会、凌源镇北街转亭子最富特色。

改革开放以后,凌源高跷秧歌曾一度发展很快,富裕的农民腰包鼓了、心情爽了,每到春节,自然而然地想到办秧歌。正月里的秧歌会主题是拜年,讲究大红大绿、大轰大嗡、锣鼓喧天、鞭炮助威,图个热闹、喜庆、吉利、红火,只有踩高跷才能扭得起来,扭得火爆,扭出心情。而且每拨会要想兴盛叫响,必须有自己的绝招。于是,孙悟空、猪八戒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戏剧人物都成了各家包装的名角;骑象、摸鱼、捕蝴蝶等添彩的技艺,都成了有名气秧歌会必不可少的闪亮名片。除此之外,各会都有一个走在最前排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的“挑扇公子”,他是秧歌队的形象大使和新闻发言人,起着领队、开场拜年、引领变换队形、安排哑剧节目、谢场作用,也是全队的灵*,他不仅要有一定的“唱功”,还要有一定的文学底子,且应该头脑灵活,触景生情,八面玲珑,德高望众“压得住台”的人担任。某年正月,某村秧歌出会当天,不知是会首大意还是“撒贴子”的人粗心,秧歌队竟从某个需“打场”的人家走了过去。恰好这家又是“*属”,主人当场就翻了脸,吼叫起来。会首心里说:坏了!可经验丰富的“挑扇公子”并没有慌张,马上带队伍折回,从*属家门经过且继续前行几十米,这才返回到家属家门前打场。几通锣鼓过后,他从容唱到:“大红灯笼挂门前,光荣人家福无边,旺地须待三回首,好似那珍珠(啊)倒卷帘。”一番唱罢,把过错唱成了“理”,驱散了满天阴云,*属老头马上转怒为笑,连喊:“老伴,上茶……”

上世纪九十年代,凌源县*府每年正月十五都搞全县秧歌比赛和汇演。县委、县*府及各部委办局领导亲自加入机关秧歌队,县长担当领头的“挑扇公子”,书记扮“白蛇”,部长扮“青蛇”,法院院长扮“大妞”。他们扮相俏丽,身段苗条。又会做戏,还真迷住不少农村来的小伙子,向他们大献殷勤!有的干部还把媳妇结婚时穿的红棉袄拿出来穿上,扭得贼欢。年,辽宁电视台对此作专题报道:“凌源城乡欢庆新春,*府领导与民同乐”。

说起凌源秧歌,有太多有趣的故事。它,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它,生于民间,火在民间。一辈辈的凌源百姓,贫穷烦恼不如意时,扭上一段秧歌分忧解愁;日子好了顺畅舒心时,蹦上一阵抒发欢乐喜庆的情绪。说到底,这才是秧歌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保持蓬勃生命力长盛不衰的原因。

时逢盛世

“凌源高跷秧歌队是一支支民间艺术团体,演员都是凌源市普普通通的农民,走到一起组队完全出于对高跷艺术的热爱。近些年,由于农民大多数外出打工或者承包土地,收入可观,而踩高跷的收入却不多,使许多人对高跷秧歌失去兴趣,很少有青年人愿意学高跷。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艺人外出打工,造诣较高的民间艺术很难找到,有的年事已高,有的相继去世,一些难度较大的跷功技术绝活没有人传授,很多演员靠兴趣参与,队伍青*不接,凌源高跷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

年,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动,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吹开了万树繁花。

年,辽宁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向社会公布,凌源高跷秧歌入选。

申报入选成功后,高跷艺人们无不欢欣鼓舞,凌源市文化部门对高跷秧歌的保护工作陆续开展起来,已经采取措施包括:建立以刀尔登北营子村“下出子”高跷秧歌传承谱系的第五代传承人。以瓦房店乡申杖子村“上打家什”高跷秧歌传承谱系的第六代传承人。言传身教,手把手传艺,鼓励各乡重视高跷艺人的培养,给他们宽松条件;建立组织机构,确定保护措施和计划。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凌源高跷秧歌艺人们对表演技巧追求更高了。他们不断探索新的技巧,将凌源高跷秧歌摊上一个新台阶,变的更加赏心悦目,在艺术上有了质的飞跃。

翘首未来

自凌源高跷秧歌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高跷艺人们演出兴致更高了,他们对表演形式和内容都进行大胆创新,在保持原有舞蹈基础上,增加许多高难度杂技技巧,并融入很多情节,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现场爆发力去感染每一个观众,表现凌源人民那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年春节,凌源市*府又举行一年一度的高跷秧歌汇演,看秧歌的人成群结队、比肩接踵,簇拥着一拨拨秧歌队涌向市府广场。每个秧歌队踩街时就很卖力,有的按两路纵队,有的按四路纵队,有的在队伍前还表演“抬杆”、“搭牌楼”、“骑象”,吸引更多观众。打场时,在会首的指挥下,正公子带队进行表演,队形有多种变化,如“三星”、“五星”、“八宝”、“花篮”、“四面斗”……“金銮殿”、“卷白菜心”等,艺人们的精彩表演让市民大饱眼福,享受到一道道淳香的文化大餐。各种精彩绝活,惊险绝技,让众多观众为之激动不已。

捕蝴蝶是一项要求腿上功夫过硬的“下出子”节目之一。瞧,一个美丽的“大妞”手拎一只花蝴蝶翩然飞入场中,两个丑角扮演的“傻公子”同时看见了花蝴蝶,一个侧侧(zhai)歪歪迈着“孔雀步”,另一高汉亦步亦趋走着“悄悄步”,从不同方向凑向蝴蝶……两个“傻子”忘乎所以地围着蝴蝶转,这个用眼睛瞭,那个用舌头舔,憨态可掬,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情不自禁地一个撑起扇子,一个扬起长衫,不约而同扑向蝴蝶,紧紧捂住,然后,小心冀冀地翻呀、找呀……哪里还有蝴蝶的影子?一个鲤鱼打挺,两“傻子”同时一跃而起,互相指责坏了自己的好事。

吵闹中,蝴蝶又飞回来了,两人继续捕捉,飞了!

第三次捕捉,越发小心,结果还是飞了。此时,两人气得“就地十八滚”,这个从那个身上翻过去,那个把这个摔过来,互相撕打,不可开交。

演员们步伐灵活,动作无拘,夸张表现丑公子的放荡形态,他们高超技艺和娴熟的腿上功夫,使现场爆发出一阵阵热烈掌声。北京一新闻记者曾诙谐地称其为“浪迹青年队”。

如果说“捕蝴蝶”体现的是演员过硬的“孔雀步”、“悄悄步”,预示人们对爱情的美好追求。那么“摸鱼”则是考验“渔翁”在“渔婆”的配合下,“倒走铁板桥”、“鹞子翻身”等高难动作,渔翁连续几次摇桨、撒网、摸鱼,祈愿新的一年“连年有余”!

“骑象”是演出的压轴戏。由二十几个年轻力壮、个头均匀的丑公子担任,无论怎样变化,彼此抓住各自的腰带,搭成一个完整的“人架子”。渔公跪在两个丑公子肩上,两手掐住前面正公子的肩,嘴叨彩带,前面的座婆子牵着,充当“象鼻”。随后,两名丑公子将准备在后的大妞(胆大少女),找准时机,一把抄上去,骑在渔公的腰上,手舞彩扇。两边六、七个丑公子狂扭,组成两个巨大“象耳”。(如果是晚上,渔翁帽子两边各安一个度的大灯泡,点亮“象眼”,大妞手拎一盏装有度灯泡的灯笼,为渔翁照路)。所有的动作都是在舞动中完成,转瞬间,一头五彩缤纷的“大象”缓缓走来,喻意:万象更新!

时逢盛世,艺术昌兴。如今,凌源的高跷秧歌有众多艺人的执着坚守,“非遗*策”的保护,广大群众的喜爱,这朵三百多年的艺术奇葩,必将更加摇曳多姿,大放异彩。

年,此文收录市委宣传部内刊。

1
查看完整版本: 独具特色的北方地区秧歌